能源管理
一、電力管理
乾淨低污染的能源是世界各國在追求的目標,台灣製造業興盛並有舉世聞名的半導體,因此對能源依賴度高,在公司內需求單純用量也低,採用能源來源也都由台電供應,未來配合國家政策,做好節能改善與管理契約用量的規劃,一起朝向永續發展
為了落實電力監控,每日由專人紀錄用電資訊,藉由用電類別的分類,例如空調、製程、照明插座等類別,掌握使用情況,輔以統計分析,針對分析結果進行對策擬定與改善
二、電力使用狀況
年份 | 2023 | 2022 | 2021 |
總用電量(度) | 1,145,640 | 1,267,920 | 1,342,200 |
減少用電量(度) | 122,280 | 74,280 | |
減少排碳(ton*CO2e) | 60.53 | 36.77 | |
註:參考2023/06公告電力排碳係數0.495公斤CO2e / 度 |
【表】近三年節能減碳統計表
三、節能設備
.照明:辦公區照明開關的設計為局部開關,可避免少數人使用大範圍照明耗能
.空調:採用分層箱型冷氣,並透過工作類型分層,長工時單位集中辦公,人口密度高,空調延長使用的效率佳,人員也舒適;正常班制樓層則依照上下班時間管制空調,以利節約能源
四、水資源的管理
世界氣候變化加劇,水資源的波動表現也變得更震盪,地狹人稠的台灣其實在世界缺水排名是落在後段班的第18名,是屬於缺水國家,對於2021年的旱災相信都還記憶猶新,枯水讓日月潭底裂開,古蹟浮現,這現象在全台水庫都可以看見,家家戶戶公司行號全體動員在爭取一瓢水,因此氣候變遷對於水資源匱乏的台灣來說,管理水資源更是雪上加霜。由於我司營運是屬於低汙染低消耗的產業,因此對於水資源的需求量很少,雖然依賴水的量不多,但是公司並不因此忽視水資源的重要性,相反的一直盡心於教育、宣導公司內的所有同仁關於珍惜水資源的觀念與節約的習慣,每逢枯水季節,便大力倡導樽節水資源,從文宣到作業面同步展開活動、戮力節約。
取用水暨排放情形
公司採用自來水作為主要來源,生產製造上無製程用水的需求,所以均作為日常生活用水,生活廢水排放的部分也符合排放規範併入新竹科學園區污水管制系統,其中近三年使用量(同排放量)如表列
年份 | 2023 | 2022 | 2021 |
總用水量(噸) | 8,044 | 10,240 | 8,471 |
減少用水量(噸) | 2,196 | -1,769 |
五、溫室氣體的管理
範疇一直接溫室氣體排放如下表列
年份 | 2023 | 2022 | 2021 |
範疇一排放量(ton*CO2e) | 15.3 | 24.4 | 24.8 |
範疇二間接溫室氣體排放如下表列
年份 | 2023 | 2022 | 2021 |
範疇二排放量(ton*CO2e) | 567.1 | 702.4 | 743.6 |
範疇三其他間接溫室氣體排放
雖然牧德不論規模或是產業別都不在政府重點改善的名單内,但仍主動展開範疇一~三的盤查活動,根據ISO14064-1準則,我司從2014年起就已自主開始盤查範疇一、二,近三年針對性的改善措施也開始有獲得成效,2023年更是有19.87%的减量成效,至於範疇三已經從 2023Q2展開盤查,由於範疇三複雜度高推行不易,已聘請顧問針對範疇三也就是頻別3~6進行輔導,有望於2024年紀錄完整數據。在溫室氣體減量目標最近3年設定目標採用碳密集度,目標設定為2025年碳排放密集度為2014年的50%。
溫室氣體排放密集度如下列表
年份 | 2023 | 2022 | 2021 |
密集度(ton*CO2e/百萬營收) | 0.3308 | 0.3457 | 0.2794 |
【表】近三年溫室氣體排放密集度統計表
溫室氣體排放量狀況如下表
年份 | 2023 | 2022 | 2021 |
總排放量(ton*CO2e) | 582.4 | 726.8 | 768.4 |
減量(ton*CO2e) | 144.4 | 41.6 | |
減量(%) | 19.87% | 5.41% |
【表】近三年溫室氣體排放密集度統計表
六、廢棄物的管理
由於公司為無污染、低能耗的製造業,因此在生產製程上也無製程用水、無產生有害廢棄物,所以廢棄物的來源主要為生活廢棄物隨著人數成長,近兩年,工作日的生活廢棄物約在30-40公斤/日,累積的年廢棄總量則為10噸/年,統計近三年資料如下,改善方針則持續推展垃圾分類與自備容器(杯子/袋子),盡力推動減量/減塑運動。
年份 | 110 | 111 | 112 |
有害廢棄物(噸/年) | 0 | 0 | 0 |
非有害廢棄物(噸/年) | 10 | 10 | 10 |
註:全廠區